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 > 文学天地
张桂兰《蹒跚学步》序
时间:2017-03-04         来源:    阅览次数:1491

老有所依 老有所学 老有所乐

——黄莽

 

拿到书稿,和张桂兰老师多次电话交流,我得知她能出版这部诗集,确实是非常不容易。笔名疯女人我不知道为何要起这样的笔名,但想起唐伯虎的《桃花庵歌》中的诗句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这种亦真亦傻的境界其实在文学里是多么的孤独。我被她这种热爱文学的执着精神感动,于是、无论如何也要支持她把这部诗集问世,张桂兰老师是一位退休人员,工资微薄,家庭不幸,但她今生只有一个愿望,就是想出版自己写的书,于是,她节衣缩食,不顾各种冷言冷语的讽刺,年近古稀,且精神曾经受到伤害,至今脑子尚不算清醒,张桂兰就是这样冲破种种困难而出版这部书的。她说,这是她几十年的心血,出书是她今生的梦想!我仔细阅读了她的诗,进一步让我了解到她虽然是一个平凡的女人,但有着不平凡的追求,喜欢写诗,喜欢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

说心里话,从诗的整体内容来了,不能用一个专业诗人的水平来要求作者,她,只是一个文学爱好者,爱得痴迷,这种精神是可贵的,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个人说一句真话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说真话,不说假话”。不管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我认为写诗歌,都是对真实事件的真实心境的真实描绘。“诗者,心之声也,性情所流露者也”(袁枚《随园尺牍答何水部》)。清朝诗人、诗论家袁枚针对当时“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复古主义大胆地提出“性灵说”,强调诗歌创作要直接抒发诗人的心灵,表现真情实感,“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序小修诗》)。“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随园诗话》)。“但见情性,不睹文字,盖诣道之极也”,“真于情性,尚于作用,不顾词采,而风流自然”(《诗式》)。在真实创作上,极为赞同袁枚“诗论”的情性。。

诗的创作,务求真实。事件为真,内容为真,尤为宣扬真爱,讲究真理。拿古体诗而言,形式上,可以写成绝句律排,也可以写成顺口溜或打油诗,但唯有真实方好。因着性真,言辞难免少变,必须绝律,便很难了。近于古体与绝律之间,既讲韵协,又不强拘于平仄,不为“真性”耶?

张桂兰老师的诗基本就是很朴实的原始诗;诗,言心声,心灵声。将心灵升华,生花笔端,便是空灵。空灵应是清新灵活,她在《感恩》这首诗里,很直扑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她感谢天地,感谢父母,感谢所有给予她温暖的人,感谢社会。虽然,让一些人看会说这是诗吗?但反过来又问诗是什么?诗其实就是生活,生活也是诗。她在《老当益壮》这首诗里写道:“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站在起跑线上/年轮不会把脚步阻挡/藐视这白发苍苍/让我们携手奋战/身披晚霞/充满梦想。一个已经是暮年的老人能写出这样的豪言壮语,可见她的心态是多么年轻。关于她的诗,我就不再累赘评点,相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读者自有一番见解。余下日子,我也希望同张桂兰女士在诗歌上能够多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再接再厉,在诗歌道路上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饕餮读者。

以上匆匆是以为序!

2014-9-12于北京

责任编辑:sswd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
 
公众号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版权所有:中诗协官网 中诗协研究会 中诗协文化传媒
电话:010-56148915 18618355782 邮箱:1443940782@qq.com
京ICP备17035301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16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信息路28号6层B座20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