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 > 艺术百科
【中国诗人】雷胜龙
时间:2017-11-20         来源:中诗协官网    阅览次数:3558

艺术简介

雷胜龙:1957年10月7日出生于江西鄱阳,毕业于江西财经学院,曾任职于上饶市财政局副调研员,现为中国诗词协会理事,中华诗词学会会员,2016年出版《雷诗五百首》诗词集,作品曾刊登《当代中国诗词精选》《当代诗人作品精选》等刊物。

 

 

 

 

 

 

人物经历/编辑

1982年7月—1989年6月上饶地区财政局农业科干部;
1989年6月—1994年6月上饶地区财政局农业科副科长;
1994年6月—2000年10月上饶地区财政局农业科科长;
2000年10月—2011年12月上饶市财政局农业科科长;
2011年12月—2013年4月上饶市财政局副调研员兼农业科科长;
2013年4月至今上饶市财政局副调研员。

 

诗词作品编辑

 

游南京见法国梧桐有感蒋介石夫妇

古城培爱意,花絮漫天飞。
携侣登台岛,魂兮可再归?

 

登月

新月如船又似钩,桂花树下有人愁。
喜闻桑梓来看望,可否乘风返故楼。

著作《雷诗五百首》/雷胜龙 编辑

 

著作《雷诗五百首》著作《雷诗五百首》图册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雷诗五百首/雷胜龙著.--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6.11 ISBN 978-7-106-04516-6
Ⅰ. ①雷… Ⅱ. ①雷… Ⅲ. ①诗词-作品集-中国-当代 Ⅳ. ①I227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6)第272164号
规格:开本/710×1000毫米 1/16
印张:19    字数120千字

 

作品内容简介

诗稿共有五百余篇,分七个部分,其中咏怀篇主要是缅怀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或对其他的励志事件的有感而发;山水篇以本地山水为主,主要是歌颂祖国的大好河山;田园篇记述了家乡的变化及抒发家乡变化的感慨;风物篇主要是描写各种花虫鸟兽和其他物品、或触景生情,或借物书怀;情思篇82首主要是抒发对人生、对历史、对大自然的感悟,感想和情怀;回忆篇主要是写孩童时代的趣事,人生成长经历以及对老师、亲友、同学的回忆;其它篇主要是记述社会百态、农村变化以及对家乡故土的眷恋,对新生事物的慨叹。

诗词评论

 

《雷诗五百首》:人生经历皆是诗
黄莽

人:活在世上,除了工作,我们还有诗;在喧嚣的都市,还有远方的风景。生活中一个人一定要有一些情趣,才会有诗意生活。把生活简单化,把生活诗意化,这正是雷诗的特点。读雷诗,如沫春风,如品清茗。他的诗没有一丝一毫的做作,也没有半点的粉饰,或写人,或绘景,或抒怀,一切都是那么地清新,“天然去雕饰”,给人耳目一新之感。没有生涩的暗喻,没有一惊一乍的浮夸,没有浓脂艳粉的堆砌,就像是季节轮转,一切来得那么自然;就像月明星稀,一切表现的那么和谐。无须费心地研读,也无须搜肠刮肚地猜量,只需静下一颗心,诗的气息自然会沁入你的心灵,轻轻撞击着你的每一个细胞,触动你每一颗敏感的神经。

 

作者写物,观察入微,不乏神来之笔。一首《秋菊》“生机勃勃气如兰,淡雅清香韵味长。羞与群芳挤春色,秋来风景我为王。”前两句着力描绘了秋菊的气质和韵味,第三句笔锋一转,“羞与群芳挤春色,秋来风景我为王。”凸显出秋菊的品质,点睛之神,跃然纸上。“逆境生长浑不怕,乐与风雪共晨昏。”寥寥数字,就将松树坚强不屈、不畏风霜的品格刻画得细致入微,和《秋菊》有异曲同工之妙。像这样的诗眼还有很多,如《竹》的“来正直有气节”“中虚不是内心虚”。《梅》“非是逞强邀先宠,誓把春姑唤醒来。”无不反映出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特点,加以提炼和深化。

作者写景,大开大合,如《三清山》“放胆峰巅观云海,骇惊崖壁听涛松。”短短两句,打磨精心,就将三清山的惊险奇峻刻画的淋漓尽致,令人心思神往。像这样的写景还有很多,“群山环抱小山村,绿叶红花满眼春,一群白鹭迎风舞,落入林中雪纷纷。”《远眺山村》好一幅田园风光,直感景在笔底现,人在诗中游。即便是写历史人物,无论是《水浒》《三国》英雄还是始皇唐宗,再或是近现代风流人物,作者往往都能别出心裁,独道地加以一番评论,或叹或述,或褒或贬,无不独到匠心,浑然天成,充分显示出作者深厚的历史功底和丰富的创作灵感。

作者写情,从懵懂少年以致亲人、朋友皆有涉及。例如写母亲《半夜纺棉》:“儿时衣帽不花钱,全靠娘亲织与连。夜深小解油灯暗,仍见慈母纺纱棉。”一二句交代缘由,以此带出三四句所见。该诗作者以“油灯暗”衬托出“慈母”的形象,与“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有异曲同工之妙。该诗明白如话,却写出了那个特殊时代的背景,同时也表现了天下母亲的伟大。写童年朦胧情愫场景如《扑流萤》:“追入园中悄牵手,突突心跳恨萤明。”该诗形象、生动,“追、悄”写过程,“园”交代地点,“恨”写内心活动。作者是多么的可爱,少年羞涩的情感,居然怪罪萤火虫太亮,以此来掩饰内心的又爱又怕。

本书约五百来首作品,正如作者后记所言:“……青年时期非常喜欢唐诗宋词以及毛泽东诗词……”。大部分作品非格律诗,但瑕不掩瑜。我们看诗词不能完全按照平仄韵律,以及教条主义定义诗的好坏,我们更不能以形式上的不完美来否定现代人写近体诗词的优秀作品。不然谈何普及,传承、发扬。我认为,在当前情况下,应该大胆的写,全面放开来写,这样大浪淘沙,才会有好作品问世。
本书作者我们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因为作者于机关工作之外,案牍劳形之余。难能可贵的是时刻保持一颗诗心,捕捉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每个场景,身边的花鸟虫兽、风花雪月都有无限的诗味,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一景一物,都是不竭的创作源泉。信手拈来,稍加揉和,便是一道道乡土气息浓郁的精致美味。这份执着,这份追求,这份品味,缘于对生活的深深感悟,缘于对生活的细心品味,缘于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也正因如此,作品取材无限宽泛,内容十分丰富,无论是咏怀、情思、回忆,还是田园、山水、风物……都能不限一物,不拘一格,洋洋洒洒,终成大集。衷心感叹,是以为序。

 

责任编辑:江梦琪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 关注公众
 
公众号二维码
官网二维码
版权所有:中诗协官网 中诗协研究会 中诗协文化传媒
电话:010-56148915 18618355782 邮箱:1443940782@qq.com
京ICP备17035301号-1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4166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信息路28号6层B座2009号